相信经历过2020新冠疫情的人们,在未来生活中一定会把“健康”这个关键作为首选。其中,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生活中如何去防范细菌的滋生!要知道现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90%的时间处于室内,室内空间的安全与否将直接关联我们家人的生命健康!
面对因为空气潮湿、宠物乱跑、卫生问题等原因室内空间经常会产生大量病菌以及霉菌,如果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将很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过敏和皮肤疾病等,危害极大。
另外,医院、学校、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由于人员聚集,因此更容易滋生和聚集细菌,被污染的环境表面使得我们很容易接触感染性病原微生物。
我们,面对如此隐患的室内问题,又该何去何从?
一、沸石内墙壁材筑就室内健康防线
国投盛世独家研发生产的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是选用70%天然沸石与无机胶凝材料复合而成的无机矿物环保墙面材料,从根本上杜绝了细菌、真菌生存环境,可高效抵抗、抑制并杀死环境中的细菌、霉菌等多种微生物,让家居生活空间更健康、洁净。
目前,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已通过国家抗菌质量检测,据GB/T 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检测结果显示,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杆菌等多种细菌及霉菌具有广泛高效和较长时间的杀菌、抑制能力,抗菌性能高达99.99%以上,耐霉菌0级,持久抗菌性能达到99.99%以上!
根据抗菌涂料标准规范,抑制细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叫抑菌;杀死细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的作用叫杀菌。抑菌、杀菌总称为抗菌,具有抗菌作用的涂料为抗菌涂料。抗菌涂料可以有效的抵抗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物质和细菌,为我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可以抑制部分病症的突发。
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 抗菌质检报告
(根据抗菌效果的程度,抗菌涂料分为两个等级:I级和II级,其中I级适用于抗菌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所,要求抗细菌性能≥99%。)
二、沸石内墙壁材抗菌原理揭秘
首先,沸石内墙壁材取材70%天然沸石,沸石作为一种多孔无机矿物,其内部充满了细微的孔穴和通道,特殊的物理结构使其具备了强大吸附性,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带菌粒子,降低环境中菌含量;
沸石分子结构
其次,沸石内墙壁材主要取材天然沸石,其与无机胶凝材料复合而成无机特性涂料,因此不含给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的有机物,从而抑制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再次,沸石内墙壁材中的沸石可使墙面呈碱性,碱性环境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杀抑作用,并且如果其使用在高湿、密闭等环境下更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能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
沸石内墙壁材的广泛抗菌范围
1.医院、卫生院、养老院等医疗机构
病人、老年人聚集易产生耐药菌和交叉感染,医院又是病患集中的空间,各类细菌,病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交叉传播几率大的特殊空间,各类病菌不仅在病人之间传播,而且在医护人员和伤病员之间都会容易地通过空气交叉感染,导致各类疾病的蔓延。使用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能有效抑制或杀灭墙体表面环境的细菌及霉菌,降低交叉感染几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健康防护能力。
2.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
作为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使用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可以弥补公共环境墙体表面人工消毒的盲区。
3.家庭住宅、儿童房
高品质的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不但能够强效吸附室内甲醛、VOC、苯等有害气体,而且能够抗菌防霉、释放负氧离子。尤其是家中的孕产妇、婴儿、儿童更是相对免疫力较为低下的群体,同时是细菌、病毒的易感人群,因此使用抗菌的沸石内墙壁材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4.药厂、食品工厂等
对抗菌要求高的工作环境,如药厂、食品加工厂等室内环境也可以使用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
总之,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是一款能够满足大部分室内空间使用的抗菌涂料,应用于公共场所,能够降低细菌数量,降低交叉感染和接触感染的几率;用于居家环境时,能有效地降低家具等物品上的细菌密度,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在杀菌、抑菌、除醛、净味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真正满足了国人对营造安全健康家居生活的所有需求。而作为新时代的新型环保墙面材料,木兰清也将继续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符合质量要求、涂装服务和绿色环保创新标准的沸石系列产品,为打破行业束缚,实现绿色、环保的改革而努力。
相关知识
抗菌率超99.99% 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最新抗菌检测报告出炉
抗菌率超99.99%!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最新抗菌检测报告出炉!
病毒杀灭率高达99.99%!史麦斯抑菌技术获权威认证!
德尔抗菌家族地板,为孩子筑造健康安全的成长乐园
重磅喜讯 | 欧神诺抗菌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居家隔离从抗菌地板开始!
紫荆花高性能抗菌涂料 “超护家系列”重磅上市
新品上市|嘉宝莉免洗凝露消毒液抑菌率99.99%
戈兰迪抗菌台面,构筑健康防疫厨卫家装
福力得净醛抗菌地板——我的“战醛”路
网址: 抗菌率超99.99% 木兰清沸石内墙壁材最新抗菌检测报告出炉 http://m.jiajubaike.cn/newsview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