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居行业普遍陷入 “收缩焦虑” 时,迪尔雅全屋定制却走出了一条逆势增长的路径:开年以来订单量同比提升,生产车间需加班赶工;迪尔雅全屋高定经销商单月最高订单突破30万元,小县城门店年销可达300万元……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迪尔雅多年深耕布局全屋定制和全卫定制的厚积薄发,更是在行业逆境中 “以稳求进” 的战略定力。
提前布局:从浴室柜到全屋的 “六年磨剑”
迪尔雅的逆势破局,并非偶然。早在2019年,当多数卫浴企业仍聚焦单一品类时,迪尔雅便敏锐捕捉到消费需求变化 —— 用户需要 “全屋同色、全案一体” 的协调性设计,单一浴室柜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品牌正式布局全屋定制,成立直营中心钻研高定逻辑,搭建 “按部件生产” 体系,实现全屋与全卫定制的生产并轨。
这一决策源于董事长姚宏辉的行业洞察。“我从经销商做起,懂终端需要什么。” 姚宏辉在采访中提到,从早期代理橱柜、衣柜,到2006年创立迪尔雅专注浴室柜,再到2016年推行 “全卫定制”,品牌每一步都紧扣市场节奏。2018年与三维家合作实现 “从卖产品到卖设计” 的转型,更为此后全屋布局埋下伏笔。
六年时间里,迪尔雅完成了从 “浴室柜专家” 到 “全屋高定解决方案商” 的蜕变:2025年已建成国家级标准生产基地,可满足混油、木皮、原木等多元材质工艺需求;通过柔性生产线实现 “小批量、多品类” 快速响应,复杂定制产品35天即可交付,高准交率成为破局的关键底气。
硬核投入:逆周期下的 “品质坚守”
行业收缩期,多数企业选择 “节流”,迪尔雅却反其道而行——重金添置高端生产设备,扩充技术与品控团队。“高定产品的工序关联性极强,外发生产会影响工艺稳定性。” 姚宏辉的坚持,直指高定行业的核心痛点。
在生产端,迪尔雅的投入精准且务实:新增免涂料双饰面生产线、智能镜生产线,将部件生产误差控制在0.1mm 以内,保障木皮纹理对齐、岩板无缝拼接等细节;改造全水性涂料房,虽工艺难度高、初期投入大,却实现 VOC 排放降低80%,让 “环保” 成为差异化标签。如今,其全系木作产品均采用水性涂料,客户认可度高达90%,成为逆势获客的 “利器”。
这种投入带来了实打实的竞争力。浙江某县城经销商转型全屋定制后,借助迪尔雅的生产支撑,签下大宅订单;而品牌 “1:1还原设计” 的交付能力,让设计师方案从图纸到落地的误差趋近于零,客户转化率提升至3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迪尔雅全屋定制工厂
共生共赢:与经销商的 “轻装上阵”
迪尔雅的破局,离不开经销商网络的支撑,而其 “低成本扩品类” 策略,让合作伙伴在逆境中实现突围。
“不建议经销商投大店面,要从‘卖产品’转向‘卖设计’。” 姚宏辉深谙中小经销商的困境。针对行业客流减少的现状,品牌引导经销商挖掘现有客户价值——从单一卫浴订单拓展至全屋定制,用设计方案提升单值。一位经销商从卫浴转型后,单客订单快速提升,成为 “小投入高产出” 的典范。
这种共赢源于深度赋能:迪尔雅提供全流程支持,从设计可视化工具到生产拆单系统,再到安装指导,降低经销商转型门槛。“只要有决心,零经验也能做。” 姚宏辉的承诺背后,是品牌 “共进退” 的理念 —— 经销商盈利了,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稳字当头:破局背后的 “长期主义”
迪尔雅的逆势增长,更源于 “健康生存” 的底层逻辑。不同于追求规模扩张的企业,其核心目标清晰而坚定:做好高定产品,保障交付落地。
团队稳定性是重要支撑。地处非大城市,人员流动性低,加之企业 “不裁员” 的承诺,核心技术团队留存率达80%,确保工艺标准的持续落地。同时,姚宏辉坚持带团队参加国内外展会,学习前沿设计与工艺,让产品兼具美感与实用性。
“我们不做‘高端高价’,要做‘具有品质感和合理定价的高定’。” 这份定位,让迪尔雅在消费分级中精准卡位中高端市场。如今,品牌业务量持续增长,却仍坚持 “不盲目招商”,只与 “同频” 经销商合作。正如姚宏辉所言:“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透,企业自然能在逆境中站稳脚跟。”
从提前布局到硬核投入,从经销商共赢到稳扎稳打,迪尔雅的逆势破局之路,或许正是家居行业的一个启示:越是行业波动,越要回归本质 —— 以产品为基,以客户为中心,方能行稳致远。
相关知识
迪尔雅全屋定制:逆市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基础
从全卫定制到全屋高定 —— 迪尔雅的品牌进化之路
迪尔雅全屋高定:逆势加码设备投入,以硬核实力筑牢客户服务根基
DOEOY迪尔雅引领定制家居新趋势:全屋高定新纪元
迪尔雅全屋定制服务,全程无忧解密
迪尔雅全屋定制:技术驱动,智造领航
从“全卫定制”到“全屋高定”,DOEOY迪尔雅开启定制家居新范式
从2025米兰国际家具展趋势,看迪尔雅全屋高定的“前瞻洞察”
技术为基,智造为魂——迪尔雅全屋高定的技术突破之路
从设计到落地,全程无忧——迪尔雅全屋高定的服务体系解密
网址: 迪尔雅全屋定制:逆势破局的 “稳进之道” http://m.jiajubaike.cn/newsview129247.html